信息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
油用牡丹如何種植?油用牡丹栽培技術詳解:
油用牡丹栽植,宜選地勢高燥、易排水的地塊。以沙質壤土為好,要求土壤疏松透氣,適宜pH值6.5-8.0,總鹽含量在0.3%以下。
以結籽量大、出油率高、適應性強、生長勢強的“鳳丹”牡丹品種為主。
土壤深翻30~40cm,打破犁底層,耙平摟細,每畝施用150~200kg餅肥,40~50kg復合肥做為底肥,有條件的每畝可增施腐熟的廄肥1000~1500kg。同時施入8~10kg/畝辛硫磷顆粒劑和4~5kg/畝土菌靈等做為土壤殺蟲殺菌劑。前茬作物病蟲害嚴重時,可以加倍使用。
在菏澤市,油用牡丹栽植時間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佳,最遲不超過10月底。
可以選用1~3年生“鳳丹”實生苗,現(xiàn)生產(chǎn)中多用1~2年生苗。栽植前首先要對種苗進行分級:一年生苗,苗徑達到0.5cm以上、苗長不低于20cm為一級苗,苗徑0.3~0.5cm、苗長達到15~20cm為二級苗。二年生苗要求長度不低于20cm。苗徑不低于0.8cm為一級苗,苗徑0.6cm-0.8cm為二級苗。苗徑在0.3cm以下或病苗、蟲苗、弱苗不要栽植;要盡量選用新鮮苗,不用儲藏苗,尤其是儲藏后,根部明顯失水或又萌生新根的苗不要選用。
將一級苗和二級苗分開,用50%福美雙800倍液或50%多菌靈800~1000液浸泡5~10分鐘,晾干后分別栽植。栽前要將過細過長的尾根剪去,以栽植后根部舒展為準。
油用牡丹定植的密度一般不低于3000株/畝。株距一般為30~40cm,行距一般為50~80cm.株行距一般可以選擇40cm×50cm或30cm×70cm,或35×(80+40)cm寬窄行栽植等。為有效利用土地,對1~2年生種苗,栽植密度也可以暫定為每畝5555株,株行距為20cm×60cm。1~2年后,可以隔一株剔除一株,剔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園,也可用作觀賞牡丹嫁接用砧木,剩余部分作為油用牡丹繼續(xù)管理。
1~2年生種苗,可用鐵锨或間距與株距等同的帶柄2-3股專用叉插入地面,別開寬度為5~8cm、深度為25~35cm的縫隙,在縫隙處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,使根莖部低于地平面2~3cm左右,并使根系舒展,然后覆土踩實使根、土緊密結合。3年生以上種苗根系較大,需挖穴栽植。根據(jù)不同株齡種苗,也可用專用開溝機開溝栽植,可提高栽植效率。栽植后均需封土10~15cm,以利保墑越冬。
鋤地:油用牡丹生長期內(nèi),需要勤鋤地,一是滅除雜草,二是改善土壤透氣性、增溫保墑。在降雨或澆水后要及時松土,松土深度視根系深淺而定,幼苗期要松土淺一些,不要傷及根系;開花前需深鋤,開花后要淺鋤。
追肥:牡丹喜歡有機肥與磷鉀肥。栽植后第一年,一般不需要追肥。第二年開始追肥,可追2次肥,第一次在春分前后,每畝施用40~50kg復合肥;第二次在落葉后,每畝施用150~200kg餅肥加40~50kg復合肥。開始結籽后,每年以三次追肥為好,即開花后增追一次復合肥。
2年生地塊可采用穴施或溝施法追肥。進入結籽期的大苗可采用普施方法,將有機肥與復合肥混合,撒施后進行淺掘松土,以確保第二年足量開花結籽。
澆水:牡丹為肉質根,不耐水濕,應保證排水疏通,避免積水,不宜經(jīng)常澆水。但在以下情況下仍需適量澆小水:一是1-2年生小苗在土壤干旱時;二是在特別干旱的炎熱夏季;三是大苗在嚴重干旱的年份;四是在追肥后土壤過分干旱時。澆水可用河水、坑塘水、溝渠水。嚴禁用含鹽堿量高或污染的水澆灌。可采取噴灌、滴灌、開溝滲灌等方式。
清除落葉:10月下旬葉片干枯后,及時清除,并帶出牡丹田,焚燒或深埋,減少來年病蟲害的發(fā)生。
整形修剪:1~2年生苗栽植時不用修剪,栽植3~4年生苗需先“平茬”后栽植。定植后可視其牡丹苗生長情況,在第二年秋或第三年秋進行平茬,以促從植株基部多生分枝,提高開花量及產(chǎn)量。三年生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去除“回縮枝”或過密枝,根據(jù)管理水平確定每畝地的留花量。整形措施根據(jù)枝葉分布空間在春季萌動時和秋末落葉后兩次進行。
種籽成熟期因地區(qū)不同而存在差異,菏澤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。育苗用種籽采收時間是:當蓇葖果呈熟香蕉皮黃色時即可進行采收,過早種籽不成熟,過晚果莢開裂種子掉落,種皮變黑發(fā)硬不易出苗。制種方法采收果殼褐黃色或褐色的果莢,攤放于陰涼通風的室內(nèi),攤放厚度在20cm左右,使其后熟。經(jīng)過10~15天,果莢大多數(shù)自行開裂,爆出種籽。 后熟過程中,每隔2~3天翻動一次,以防發(fā)霉。可用脫粒機進行制種。
紅斑病、牡丹紅斑病等葉斑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區(qū)普遍發(fā)生,主要危害莖和葉。紅斑病病原菌為牡丹輪斑芽枝霉。病原菌主要以菌絲在田間病株殘莖中越冬,也可在不腐爛的病葉中越冬。病原菌侵入途徑及潛育期:病原菌可通過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,主要是通過傷口侵入。其潛育期在25℃~30℃時為10天左右。牡丹嫩莖、葉柄上的病斑出現(xiàn)在3月下旬,而4月上旬新葉剛抽出不久即可見到針頭狀的病斑,后病斑逐漸擴展相連成片,6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發(fā)病盛期。8月上旬以后很少再出現(xiàn)新病斑。11月上旬后,病原菌進入越冬期。防治紅斑病可選擇50%多菌靈、70%甲基托布津等800倍液與葉面施肥混合進行。防治效果均在90%以上,一年至少防治4次。2月上旬噴施一遍多菌靈;4-5月,10-15天交替噴施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。
根腐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區(qū)發(fā)生比較普遍,老牡丹園病株率30%以上,新牡丹園病株率一般15%左右。發(fā)病部位在根部,初呈黃褐色,后變成黑色,病斑凹陷,大小不一,可達髓部,根部變黑,根部可全部或局部被害,重病株老根腐爛,新根不長,地上部葉黃、萎凋。枝條細弱,發(fā)芽遲,甚至全株死亡。根腐病病原菌為茄腐皮鐮孢菌。根腐病病原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患病根部越冬,越冬的分生孢子無侵染力,而越冬菌絲新產(chǎn)生的分生孢子是初侵染源。(油用牡丹網(wǎng)wg365.org/html/list_1530.html)3月上旬隨著地溫的回升,病原菌可開始活動,侵入根部,5~7月為發(fā)病盛期,10月下旬病菌停止侵染。病原菌隨流水作近距離傳染,或隨苗木調運作遠距離傳播。病原菌可通過根部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,其潛育期為15~20天。重茬對病害發(fā)生危害程度的影響較為明顯,牡丹留園時間越長,感病程度越重。土壤PH值高,牡丹感病程度重,一般土質粘重、地勢低洼、不易排水的地塊發(fā)病重,牡丹根受地下害蟲(如螻蛄、蠐螬等)危害的植株感病重。對發(fā)現(xiàn)的病株要挖出燒毀,并在種植穴內(nèi)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進行土壤消毒。化學防治,以40%福美砷、50%腐必治或50%多福可濕性粉劑300倍進行灌根,效果較好,防效均在84%~90%以上。
立枯病多出現(xiàn)在新的育苗地塊,種苗根頸部出現(xiàn)腐爛等癥狀。病原為立枯絲核菌,病菌從土表侵入幼苗的莖基部,發(fā)病時,先變成褐色,后成暗褐色,受害嚴重時,韌皮部被破壞,根部成黑褐色腐爛。病株葉片發(fā)黃,植株萎蔫、枯死,但不倒伏。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濕葉片,引起葉枯,邊緣產(chǎn)生不規(guī)則、水漬狀、黃褐色至黑褐色大斑,很快波及全葉和葉柄,造成死腐,病部有時可見褐色菌絲體和附著的小菌核。對于發(fā)病地塊,可用50%福美雙可濕性粉500倍液和30%甲霜惡霉靈1000倍液交替噴灑,每m2用藥液3升。防治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~4月上旬。
根結線蟲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區(qū)均有發(fā)生,感病輕的地塊病株率一般在20%左右,病重地塊病株率達30%以上,牡丹被根結線蟲侵染后,營養(yǎng)根上長出瘤狀物,形成根瘤,影響牡丹的生長、開花。根結線蟲的種類為北方根結線蟲。牡丹根結線蟲以雌蟲和卵在牡丹根部越冬,第二年初次侵染牡丹新生營養(yǎng)根的主要是越冬卵孵化的二齡幼蟲。根結線蟲危害特點是根瘤上長須根,須根上再長瘤,可以反復多次,使根瘤呈叢枝狀。可通過病土、流水、工具和帶病苗木傳播。
化學防治:每株施40%甲基異柳磷或1.8%阿維菌素1~2ml,稀釋300-500倍,灌根。防治效果均在85%以上。間作農(nóng)作物最好不要套種花生。對于土傳病害,植株一旦發(fā)病,用化學藥劑治療一般效果不佳,要特別注重預防。
金針蟲、螻蛄、蠐螬、地老虎 灌根防治: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%甲基異柳磷500倍液灌根防治。毒餌誘殺:40.7%樂斯本乳油或50%辛硫磷乳油0.5㎏拌入50㎏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餌料(麥麩、豆粕等)作毒餌,傍晚均勻撒施。
在栽植3年后,油用牡丹進入結籽期,殘效期長的劇毒農(nóng)藥 (如呋喃丹等),在油用牡丹地塊不可施用。